文、图|岳长金
1975年3月新兵下连时,前来迎接我们33名新兵的是驻渤海前哨某岛一连唐连长。他大高个,黑红脸庞,浓眉大眼,一眼看去就像标准的“老海岛”。连长带我们沿蜿蜒山路急行,赶往驻地。
老连队坐落于龙爪山下,营房依山傍海,东西排列。抵达连队后,我被领往三排九班,成为一名无后座力炮四炮手。
虽然我早有思想准备,但紧张严酷的连队生活,还是让我有些“水土不服”。整理内务、打扫卫生还好说,最苦的是训练。队列、射击、施工,我个小力弱,明明已经很努力,可总也做不好。每一次上单杠,我都像个秤砣挂在上面,动弹不得。班长看了直皱眉头,自己脸上也火辣辣的,心里很忐忑。
幸好我还有写作的爱好,时常参与出黑板报、写评论稿,有时也写打油诗,或者播报饭堂广播。渐渐地,我的特长引起了连队干部的注意。相较连长的刚健威严,我的入党介绍人、指导员于培义总是亲切地笑着。一个收操后的早晨,指导员见我在单杠下练习,就朝我走来,见我上单杠始终不得要领,他微微一笑:“看我给你做个示范”。后来,我按指导员的讲解来做,居然没费多大劲就上了杠,指导员在一旁欣慰地连说几个“好!”此后,每当我懵懂、迷茫、受挫之际,总能想起指导员那天那句看似不经意的“我就知道你行”,我时常想,指导员怎么会知道我能行呢?或许只是一句安慰,却让我感知到自身的能力、价值和潜质,进而慢慢振作起来。
一天上午,驻地渔村一家民房突然冒起滚滚浓烟。“不好,赶快救火!”唐连长一声令下,官兵立即从训练场赶赴火场。大火很快被扑灭,渔民财产损失不大。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,就试着写了一个《奋勇灭火》的小故事,大约500字,工工整整地誊写在方格纸上,装进信封,寄了出去。没想到,稿件很快就在原济南军区《前卫报》二版中间位置刊登。尽管署名“一连报道组”,可全连都知道我是写稿人,也是第一个登报的人。班、排、连的三级表扬,让我的内心相当激动。那天夜里,我翻来覆去睡不着,惹得下铺老兵直抗议。一新兵写稿登报的消息传到团机关,领导询问考察之后,将我选调我去了团报道组,由此开始了我之后40多年的新闻写作之路。随着我的文章再度登报,全连官兵欢欣鼓舞,我一时也沾沾自喜,日常工作中不免有些飘飘然。指导员看在眼里,一天晚上,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登报当然好,以后的路还长。胜不骄、败不馁,到啥时候也要朝前走。”
此后经年,当年一个不起眼的新兵,居然被选为连部通信员,翌年升任军械员兼文书。6月份,经介绍我光荣入党,并任战士支委,兼团支部副书记,1978年直接提干,当上营部书记。第二年年初,营里报请团党委批准,让我回老连队任副指导员。我积极协助正职在担负莱西、昌北、黄县3个部队农场和蓬莱化工厂的军农、军工生产任务。身在其中、身临其境,我感同身受,有感而发写下一条新闻:《以服从命令为天职—54928部队12连6年内5次移防始终不折不扣》,登在《前卫报》二版头条,全连官兵欢欣鼓舞。我也沾沾自喜,日常工作开始发飘。于指导员当然看在眼里。一天晚上找我谈心,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登报当然好,以后的路还长。胜不骄、败不馁,到啥时候也要朝前走。”正是指导员的人生哲理和朴实话语,给了我继续前进的信念与动力。
(图为1978年3月1日,作者所在的老一连由莱西、昌北农场归建大黑山后,全连在龙爪山下的老营房合影。前三排右8是唐占臣连长,右9是于培义指导员,右7是齐广成副指导员,右2是作者岳长金。)
每每回望奋飞的起点,我从连部、营部,再到团、师机关,军分区、省军区教导大队,到任17年干休所政委的经历,随部队多次移防,岗位一换再换,职务一变再变。我总会感慨万分,龙爪山下曾经的军事禁区,如今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。但老连队一直是我的精神家园,那里有我失去的青春岁月,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。
回想当初,其貌不扬、性格内向,并不出众的我,却有始终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的执着。从写黑板报、发“豆腐块”开始,到后来作品一次次发表并屡获奖项,我一直铭记指导员说的“我就知道你行”。指导员的夸赞,给了我莫大的鼓舞,培养了我的自信,也让我感受到自身的价值,点燃了我的激情。如今,我多么想再和他聊聊天,告诉他我写了一部48万字的作品——《笔耕如歌》。遗憾的是,指导员不幸因病早逝……斯人虽已去,可他鼓励的话语时时回响在耳畔,令我心潮起伏、唏嘘不已。
作者简介:岳长金,山东陵城人,1954年9月出生,1974年12月入伍,大学文化,历任连部文书、营部书记,连副指导员、指导员,团政治处干事、宣传股副股长、宣传股长,师政治部正营职干事,军分区副团职干事、宣传科科长,干休所政委,2002年2月,晋升副师职政委,2010年7月退休,现为德州本军休所机关党委委员兼军休第五党支部书记。